现代汉语中的“喝茶”、“吃饭”,在古汉语叫“饮茶”、“食饭”。现如今,可能也只有粤语还保留着这些语言特色。
“饮茶粤海未能忘”,是毛主席于1949年4月19日所写的《七律·和柳亚子先生》诗中的首句。因为毛主席和柳亚子于1925年至1926年间同在广州,曾有茶叙。
时过20余载,伟人还未忘粤式饮茶,可见影响之深。
茶,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重要贡献之一。也是国人的生活常用品,开门七件事——柴米油盐酱醋茶,这是家喻户晓的事情。
唐代的陆羽写了一部《茶经》,分3卷10节,约7000字,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早、最完整、最全面介绍茶的专著,被誉为茶叶百科全书。因此,后人尊称陆羽为“茶圣”。
据《茶经》记载,“茶之为饮,发乎神农氏。”也就是说,神农氏是茶叶的发现者。这可能与“神农尝百草”的神话故事有关,凡是不知具体发现者的切与植物相关的事物起源,都归结于神农氏。
还有一个更详细的发现茶叶的传说,说是神农氏某次在野外以釜锅煮水时,刚好有几片叶子飘进锅中,煮好的水喝入口中生津止渴、提神醒脑。于是,茶叶得以发现。
而且,茶叶最早是作为药用的。《神农本草》中载有以茶解百草之毒的传说——“神农尝百草,日遇七十二毒,得荼而解之”这里面说的“荼”,也就是茶;陆羽写《茶经》时,把“荼”改为“茶”了。
经现代科学分析,茶叶中含有茶多酚、茶色素、茶氨酸、茶多糖等多种对人体有益成分,确实能起到预防心血管疾病、提高人体免疫力等作用。
更有专家指出,不同茶叶拥有不同的功效和作用:武夷岩茶防癌抗辐射,铁观音抗动脉硬化,普洱茶止咳生津,龙井茶净化血管,祁门红茶强壮心肌……
《茶经》说“茶者,南方之嘉木也。”翻译为现代语言,就是“茶,是我国南方的优良树木”。这是因为茶树喜欢湿润的气候,适宜在南方生长。尤其是产在云雾缭绕的高山上的云雾茶,常被视为茶叶中的极品。
泡茶所用的水也很有讲究,《茶经》说“山水上,江水中,井水下”。即煮茶的水,用山泉水最好,其次是江河的水,井水最不宜。
宋代苏东坡在《汲江煎茶》诗中说,“活水还须活火烹,自临钓石取深清。”他在“钓石”上取的“深清”,应就是深潭里的山泉水。
实际上,古往今来的文人雅士们大多都爱喝茶。唐代的白居易被后世誉为“诗王”,他一生喜酒爱茶,现存大约60首茶诗,是写茶最多的一位诗人。其中《谢李六郎寄新蜀茶》一诗有云:“红帋一封书后信,绿芽十片火前春”;“不寄他人先寄我,应缘我是别茶人”
大意是说,先后收到李六郎寄来的书信和红纸包裹着的十团明前新茶,为什么友人不将茶叶寄给他人,而是寄给我呢?大概因为我是懂得鉴别茶叶的人吧。
所以,“别茶人”后来成了白居易的又一别称。
清代“扬州八怪”之一的郑板桥,也被称为“茶怪”。他写了很多有关茶的诗词,如“湓江江口是奴家,郎若闲时来吃茶”(《竹枝词》);“小廊茶熟已无烟,折取梅花瘦可怜” (《小廊》)。
郑板桥还曾为扬州青莲斋写过一幅茶联:“从来名士能评水,自古高僧爱斗茶。”显然,这位倡导“难得糊涂”的高人,在撰写这些茶诗词和茶联的时候,并不糊涂。
清朝的乾隆帝爱新觉罗·弘历,在世89年(1711-1799),是我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、寿命最长的皇帝,也是最爱茶的皇帝,被称为“茶皇”。
他在位时每年举办一次“宗室宴茶议”,相当于今天的茶话会。小型茶宴设于无私殿;中型茶宴设于西苑丰泽园内;大型茶宴设于乾清宫,内设24席,宫外设406席,规模相当可观。
直到他要让位给太子爱新觉罗·颙琰(即嘉庆皇帝)去当太上皇时,还演了一出“茶戏”。当时,一个大臣劝阻说:“国不可以一日无君”。乾隆则风趣而洒脱地说:“君不可一日无茶”。
鲁迅先生喜欢一边饮茶品茗,一边构思写作。他写过一篇名为《喝茶》的文章,其中说道“有好茶喝,会喝好茶,是一种‘清福’。”他客居广州时,曾大赞“广州的茶清香可口,一杯在手,可以和朋友作半日谈”。
鲁迅的弟弟周作人虽然与他走的不是一条路,但也同样喜欢喝茶,并同样写过一篇《喝茶》,其中说到“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之下,清泉绿茶,用素雅的陶瓷茶具,同二三人共饮,得半日之闲,可抵十年的尘梦。”
一代伟人毛主席一生也喜好喝茶。据毛主席的生活管家吴连登回忆说,主席唯一在生活上的要求就是要有烟和茶。
毛主席常常睡醒后不起床,湿毛巾擦过手脸就开始喝茶。一边喝茶一边看报,过一小时才起床、吃饭,然后开始一天紧张忙碌的工作。而且还有一个习惯,就是睡前喝的那杯茶不倒掉,起床后加点开水再喝。喝完茶水后还将茶叶咀嚼一番,津津有味地吞下去。
毛主席爱喝绿茶,尤喜龙井。每月喝掉三四斤茶叶是常事,这些都是从他的工资中开支。身边工作人员每年都要代他向杭州订购西湖龙井茶叶。外出开会视察时也是自带茶叶,即使是喝地方上提供的茶叶,都会要求随从人员付钱。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伟人的廉洁作风,令人景仰。
行文至此,耳边忽然浮现一首井冈山的红色民歌《同志哥,请喝一杯茶》,“当年领袖毛委员啊,带领红军上井冈啊,茶树本是红军种……”
以茶代酒,缅怀先烈,发扬光荣传统,挺好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