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东周出孔丘,南宋有朱熹。中国古文化,泰山和武夷。”蔡尚思先生的诗句引发了人们对武夷文化的向往。
武夷文化是多元且密切关联的,岩茶文化则是其中一抹不可或缺的绚丽。
华夏大地茶叶产地众多,历史悠久,典故无数。然而,茶文化不只是历史,也不只是工艺;不限于茶与人之间的物质关系,更在于茶对于人精神层面的影响,乃至茶对于意识形态的塑造。武夷岩茶因与理学巨匠朱熹的渊源,因朱子在中国历史上巨大深远的影响力,其文化更具质感,更富内涵。
朱熹祖籍江西婺源,生长于福建。“琴书四十年,几作山中客。”朱子一生为官不到十年,立朝仅四十六天,却在武夷山渡过了亦俗亦僧的四十余年。从与圆悟大师、道谦和尚的“焚香论茗”,到“客至莫嫌茶当酒”,与天下名流进行思想碰撞,可以说朱子学说从埋下种子、萌芽,到成形与升华,都以武夷为背景,与茶息息相关。
“武夷高处是蓬莱,采取灵芽手自栽。
地辟芳菲镇长在,骨寒蜂蝶未全来。
红裳似欲留人醉,锦幛何妨为客开。
啜罢醒心何处所。远山重叠翠成堆。”
这是朱子山居武夷、泛舟九曲,植摘煎焙、咏茶明心。
武夷岩茶,伴随和见证了朱子“醒心”、“洗心”、明心,而著书立说;修得“静我神”,笃行“不远复”。这或是岩茶的造化,或是朱子的造化,亦或正是相生相成的武夷茶文化。
而今,醒心岩茶,任君刮肠、行炁、醒心。
—— 石也
◎内容来源:《今日保XIAN》杂志